場景概述
早期智慧設備概念剛浮出市場,市場對於IoT的技術還不是相當熟悉,多數稱為“智慧”設備的應用90%是使用P2P技術,雖然使用者可以用手機App控制設備、看見設備的狀態,但一旦手機關掉應用程式,設備就停止傳輸、無法管理,數據上不了雲端,以致物聯網應用最重要的設備數據收集可能會有所侷限。

使用方案一
我們明白速度是這個領域的重要關鍵之一,希望以最快速度為客戶解決問題,因此我們基於原有的技術架構上,首先使用Docker技術讓智慧家居的設備具備上雲的能力,一來客戶產品不用重新設計,減少成本;二來基於客戶熟悉的技術架構升級,能夠減少人力學習或銜接技術的時間與風險,快速導入市場。

使用方案二
再來使用 sensor.live IoT 平台在客戶的公有雲帳戶中,快速建立物聯網基礎設施。
項目一:
使得所有設備數據可以儲存在客戶的雲帳號,便於客戶日後分析找出價值。
項目二:
sensor.live 具備執行IoT營運所需的必要功能,例如,「物件管理」-設備即時銷售、使用狀態等、「規則引擎」-設定狀態異常通知、定期設備健康檢查、「OTA雲端更新」-當軟體有新功能推出,使用者可以隨時下載使用。
項目三:
快速建立會員系統,並且簡化使用者認列設備的過程;sensor.live 終端用戶模組用在開發行動應用App或Web登入系統可以縮短60%的開發時間。

使用方案三
方案三屬於專業客製,大多以行動應用App或商業邏輯系統(Business Logic System)為主原因是各行業的領域知識不同,不過因爲有sensor.live的幫助,讓整體開發時間大幅縮短。客戶可以使用軟領科技提供RESTful API自行開發,或是請我們設計。
以智慧家居的應用場景為例,客戶希望為他的住戶提供行動應用App,並功能著重在控制、情境模式、監測設備狀態等等設備互動的行為,提升使用體驗。

創造更多價值

對內優勢一:
開始掌握設備使用狀態,對銷售出去的設備不再需要靠人力一一檢查或服務,能夠減少人力配置之外,也獲得更多數據,例如設備耗能、壽命或是耗材更換通知等等訊息,對於優化設備或售後服務等為極大助益。
對內優勢二:
開始為日後分析甚至 AI 發展累積數據,增加核心技術或商業模式,例如在原有的銷售模式附加服務性的商業模式,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對外優勢:
當設備壞掉或使用遇到困難,住戶不再需要等待專業人員檢查維修。透過行動應用App 就可以獲得設備相關資訊,也因為客戶同時獲得設備資訊,可以安排人員主動關心,為住戶提供更多元的服務與更好的生活體驗,使便利與安心的可以同時兼具,增加品牌形象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